推
推注音:
推部首:
推笔画:
推总笔画:
推笔顺:
推解释:
tuī
①<动>用手推。《陈州粜米》:“你可也被人~更不轻。”
②<动>推移;移动。《谭嗣同》:“荣贼并非~心待慰帅者。”
③<动>推求;推测。《察变》:“特据前事~未来,为变方长。”
④<动>推广。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故~恩足以保四海。”
⑤<动>推辞;推托。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》:“这番张教头没得~故了。”
⑥<动>推荐;推举。《报任安书》:“教以慎于接物~贤进士为务。”
⑦<动>推行;实行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州部之吏操官兵,~公法,而求索奸人。”
⑧<动>推崇;赞许。《墨池记》:“其亦欲~其事,以勉其学者邪。”
⑨<动>假装。《长亭送别》:“猛然见了把头低,长吁气,~整素罗衣。”
【推诚】以诚意待人。
【推体】委身;以身相托。
备注:来源: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》(冯蒸主编)
推康熙字典类目:【卯集中】【手字部】
推康熙字典解释:
【唐韻】他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通回切,𠀤退平聲。
【說文】排也。
【增韻】盪也,擠也。
一曰進之也。
【禮·月令】孟春躬耕帝籍,天子三推,三公五推,卿諸侯九推。
【左傳·襄十四年】或輓之,或推之。
【註】前牽爲輓,後送爲推。
又移也。
【詩·大雅】旱旣太甚,則不可推。
【疏】不可令之移去矣。
推是遠離之辭。
又讓所有以予人也。
【史記·淮隂侯傳】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
【後漢·光武紀】推赤心置人腹中。
又卻也,諉也。
又【唐韻】昌錐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川錐切,𠀤音䜅。
順遷也。
【易·繫辭】寒暑相推,而歲成焉。
又【增韻】擇也,獎也,奉也。
亦進之也。
【書·周官】推賢讓能,庶官乃和。
【禮·儒行】上弗援,下弗推。
【註】推猶進也。
【疏】不爲民下所薦舉也。
【前漢·韓信傳】家貧無行,不得推擇爲吏。
【註】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。
又尋繹也。
【前漢·劉向傳贊】有意其推本之也。
【註】言其究極根本,深有意也。
一曰窮詰也。
【史記·酷吏傳】天水駱璧推減。
【註】推,直追反,謂推繫之以成獄也。
減一作成。
推页码:596上